印章,作為風雅之物收藏在書齋中,似乎總得有那么幾個屬于自己的印章,才能算是真正的文人。不過,文人執(zhí)筆論道,匠人以刀篆刻,刀和筆,或許本就沒有什么不同。


15.jpg


最早的印章,周朝時期就有了,到了戰(zhàn)國時代一杯普遍使用,如蘇秦就佩戴過六國相印。按照篆刻內(nèi)容劃分,印章分為名章與閑章,名章刻的是姓名名號、官職、齋室、藏書印,除此之外,刻其他內(nèi)容的都是閑章。印章雖作為文具,但亦有很多人愛好藏印。能夠制作印章的材質(zhì)很豐富,金屬玉石、木頭琥珀等皆可作印,收藏級別的貴重印章,有如玉石、象牙、犀牛角印章等。


13.jpg


歷史上最富傳奇色彩的一枚印章,要屬傳說中的“趙婕妤玉印”。印章用上好白玉所制,篆刻精細,玉體溫潤如凝脂。傳奇程度堪比傳國玉璽,除了用材珍稀外,其流傳之久、身世傳說是它貴重的原因所在。


微信截圖_20220711085117.png

上海圖書館藏《漢婕妤趙玉印拓片并題跋》(拓片局部)


微信截圖_20220711085152.png

疑似趙婕妤印


這枚白玉印于北宋時期出土,刻著“婕妤妾趙”四個字,所以后人推測出這是掌上美人趙飛燕的遺物。陸續(xù)被宋王詵、明嚴世蕃、清龔自珍等名家收藏過。民國時期,張學良還打算買下這枚印章送給他的秘書趙四小姐,但隨即就爆發(fā)了九一八事變。張學良自感愧對江東父老,若此時在國仇家恨當前,還花重金購買玉印贈美人,怕是要背上“不愛江山愛紅顏”的罵名,所以購印一事便作罷了。


86.jpg


上世紀五十年代, “趙婕妤玉印”被收藏至故宮博物院,它四海漂泊的傳奇一生總算告了一個段落。而后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們對此印進行了詳細的釋讀,才發(fā)現(xiàn)引文為“緁伃妾娋”而不是“婕妤妾趙”,至此,“趙飛燕遺物”的神話也被打破了。


微信截圖_20220711085212.png


離奇的傳說,能給一件藏品加分不少,對于部分藏家來說,“故事”、“內(nèi)核”尤為重要。比如好的閑章,光有稀有的材質(zhì)還不夠,有道是“閑章不閑”,還得看上面的題字,或俗或雅,或多或少,只要能讓人玩味,也是一份雅趣。


117.jpg


魯迅先生在刻印上,也有比較深的藝術(shù)功底。因其叔父研究篆刻,耳濡目染下,他也學會了篆刻。在南京讀書時,就曾刻過“戎馬先生”、“文章誤我”等印章。魯迅的印多為石質(zhì),其他水晶、牙角、玉、木質(zhì)的也有一些。我們應(yīng)該都聽聞過他早年在三味書屋的逸事,為了自我勉勵,在課桌上刻了一個“早”字。現(xiàn)在想來,這會不會是他最早的“刻印”呢?


1629-app水印.jpg


金石篆刻,在時光上刻下鈐印。一枚小小印章,都在像你娓娓講述前塵舊事,也最能體現(xiàn)篆刻、收藏之人的意趣、情懷。正是方寸之內(nèi),擁有雋永萬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