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玩玉如你,有沒有親身體會過這樣一幕:懂再多路子,去再多巴扎,逛再多玉市,一旦偶遇一塊“心頭好”,瞬間就淪陷,再多的“規(guī)矩”和“門道”,早就拋到了九霄云外。
我就遇到過。
所謂:衣不如新人不如故。但喜舊衣、換新人者也不在少數(shù)。所以有人玩玉喜歡新,有人則偏愛“老”。老料,老工,老氣橫秋,別人不入眼的,換做他們,如獲至寶。
我不知道這除了叫“緣分”還能叫它什么?只能說,買玉就很神奇的一種感覺,很奇特,否則就沒有“一見鐘情”這一說。
走過再長的路,逛再多的地攤,去再權(quán)威的玉巴扎,認得再專業(yè)的大神......都敵不過內(nèi)心最深處的一秒召喚......
黃金有這種魔力嗎?
鉆石有這種魔力嗎?
挺煩自己,說好的要理性不要感情用事,要眼光不要眼神,要深沉不要膚淺......
仿佛他鄉(xiāng)遇故人,遇老鄉(xiāng)知,一個眼神,就確認了錢袋子。
說笑了。
很多年以后才明白,彩寶金銀鴿子蛋,瑪瑙水晶祖母綠,那種blingbling的閃耀,就像青澀的高高在上的需要被證明的一層外在,即使嘴上不說,但越多的目光聚焦,便越覺得是一種認同甚至歸宿。
世界很大,生活很瑣碎,沒有誰會盯著某一個特定的人來深挖你的需求,你內(nèi)心真正的向往,每個人都不一定說得出自己的初心,遑論旁人?
所以在這個圈子,我們常說,就是“碰”。你碰到了,就是碰到了,一眼命中,大開門,這都是很形象的比喻......電光石火,這便是“眼緣”。
懂得再多的門道,看過再多的背后,甚至,已是金屋藏嬌無數(shù),一旦“命中”,還是難免淪落成尋得新歡的“負心漢”。
人類是多情的種,專情執(zhí)著,又仿佛只需那幾秒鐘就定生死。
存在即真理?;蛟S也正是因為這矛盾自負薄情又多情的感情和思想,才隨這億萬年進化來的璞玉進化成智慧靈長。
人最認得清自己的還是自己,沒有別人。
所以其實這買玉它也真真不好買,人玉合一,就沒有這人金合一,人鉆合一的說法......
古人講人與人之間,最難的是什么?心有靈犀。
這種一點就通、確認過眼神你是對的人的天雷地火跟“相玉”時的電光石火是一個層面的意識,天人合一,人玉合一,不到一定的級別和境界,夠不到歷史的分量與文明的見證,天地人玉這幾個要素就很難放在一起論......其中意會,自難分說。
所以買玉,跟碰人一樣,本來開出了大量心理預期值,一不留神,還是敗給了“緣分”和“感覺”這平日里頗為嫌棄甚至所不齒的虛妄縹緲。
當然我們也不得不承認,無論在玉石還是人與人的交往面前,有些人的確宛如金剛不倒,穩(wěn)如泰山,面不改色,錢包都驚掉了我自寵辱不驚......
這樣的案例,一方面可能是真的“碰”不到了,跟玉有關(guān),跟人也有關(guān),玉還是那些玉,人早已不是那個人了。
另一方面,只要是真心喜歡,尋尋覓覓,那良人如玉,心心念念,所有世俗的眼光自定義的規(guī)則背后的故事.....通通得“栽”在躺在那里靜靜不動的璞石面前。
要說為什么?這可能屬于自問自答的一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