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未都曾說:和田玉是最高等級的玉。
玩玉
?
“幾千年以來,中華民族就對玉充滿了敬意。
?
我們敬重玉,第一是在精神上。古人幾千年前就已發(fā)現(xiàn),一塊美石,不管是攥在手里,還是打一個眼兒佩戴在身上,隨之而來的是一種精神力量,正如將羊油般的玉石握在手心里,心里就會有一種安定舒服的感覺。
?
第二是在道德上,把玉上升了一個高度。我們說‘玉有五德’,仁、義、智、勇、潔,深入人心,千古不變?!皩帪橛袼椋粸橥呷?,說的是人的品格,最高等級的品格。所以,古人諄諄告誡:君子無故,玉不去身。”
?
?
玉文化
?
馬未都說,陶瓷文化是無中生有的,玉器文化是有中生無的,二者是反向的。陶瓷是捏出來讓你看,玉器是去掉之后剩下的部分讓你看,是做減法。
?
在傳統(tǒng)文化中,玉器最具有中國人的個性,最符合中國人的心理。他喜歡追究一個東西的背后的社會成因,一個東西為什么在這個時代產生以及它為什么會消亡。玉器就有這樣的功能。
?
?
羊脂玉
?
“和田玉的最高級別是羊脂玉。一說羊脂玉,大家就可以想象它的樣子。羊脂就是羊油,今天能看到羊油的機會不是很多,現(xiàn)在已經不怎么吃動物油了。
?
過去的人老用動物油來說事兒,比如形容德化白瓷是“豬油白”。我小時候家里還經常熬豬油,能體會油的感覺,今天的年輕人可能都看不到動物油了。
?
那么,比較肥碩的綿羊被宰殺以后,羊的脂肪部分露出來,這和最好的和田白玉是一種感覺,羊脂玉因此得名。因為新疆大量飼養(yǎng)羊,所以才能有這樣的比較。
?
羊脂玉的一個典型特征就是非常油潤,這個感覺必須自己去找。羊脂玉中的白也有個度,不是千篇一律的白,它的顏色是從非常白一直過渡到青色。”
?
?
砍價
?
當年李嘉誠來到馬未都的博物館參觀,看上了一件賣價4萬的明代文物。馬未都給了李嘉誠最低的折扣——六折,2.4萬,李嘉誠還是覺得比較貴,還想還價。
?
于是馬先生對他講:您如果真的喜歡,我可以白送給您,但是如果要花錢買,就是這個價了,因為它值這個錢。
?
最后李嘉誠買走了。李嘉誠的行為讓馬未都感嘆:“中國乃至華人圈子里最一流的富豪都不做收藏,做收藏的都是二流的?!?/span>
?
馬未都:砍價,沒什么技巧,今天的商業(yè)已經沒什么技巧可言,公平就行了。
?
現(xiàn)在信息業(yè)發(fā)達,大概該值多少錢大家都知道,上下差不了太多......你的運氣就在于對方是不是因為資金問題急于出賣,或者很偶然的碰上一個不懂行的人,現(xiàn)在沒什么技巧了。
?
?
中國文化
?
“ 如果有一天,
中國重新成為世界最強國,
依賴的一定是我們的傳統(tǒng)文化,
而不是其他。”
?
——馬未都
?
?
我一直在說我是一個布道者,不停地宣講中國文化,讓大家知道我們中國文化的妙處在哪。
?
現(xiàn)在大眾對于中國文化的妙處都領悟得還不夠。這需要一個很長的吸收的過程。將來我覺得這個社會還應該有一些美學的教育。
?
我曾經特別想講中國人的審美,就是中國人的美學教育。我們的美學教育很差,對美的感受很不強烈。
?
養(yǎng)貓
?
觀復博物館養(yǎng)著三十幾只貓。
?
“我年輕的時候養(yǎng)狗,年紀大了喜歡養(yǎng)貓。狗天天跟你商量著要出去,貓不需要——貓是很獨立的。夜深人靜的時候,貓很耐煩,它陪著你是很溫馨的事兒。你忙你的,貓就待在離你一米多遠的地方。
?
我在家、在博物館都養(yǎng)貓。慢慢地,貓就不只是跟我熟了,跟工作人員、跟客人都熟悉起來。貓與貓、貓與主人、貓與客人、貓與文物形成四種關系,這就是貓的江湖,跟人的江湖沒有區(qū)別。
?
觀復貓是了解文化的一種途徑,這種途徑有很多樂趣。人受文化的熏陶,習慣于掩飾。
?
一個人,說的瞎話比說的實話多,善意的謊言嘛。人不可能時時刻刻向外表達自己。如果用貓來表達,就可以將人與人之間比較不容易說的話表達出來。這時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貓的內心就是人的內心。”。